教育随笔-接纳孩子包容孩子
在平时的学习、工作中,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?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,随手笔录,抒情、叙事或评论不拘,篇幅短小。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随笔-接纳孩子包容孩子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11月29日下午,鲁东大学教育学院副园长王惠萍教授带我们一起学习了《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与教育》,通过学习,我们知道了3--6岁幼儿的7个关键期,以及教育的一般原则与方法。但是,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和我们做的两个实践活动。
活动一中,王教授要求在场的老师首先双手十指交叉,反复几次之后观察自己的哪只手在上面哪只手在下面。后来,王教授让我们变换两只手的位置,结果大家都感觉特别别扭。重复试了几次,还是感觉不自在。最后,王教授让我们怎样感觉舒服怎么放,结果,大家都回到了原来的放置方法,连续几次,结果都是一样的。对于我们的.这种“屡教不改”,王教授深情的解释到:“现在你明白,为什么你苦口婆心要求幼儿应该怎样做怎样做,幼儿却屡教不改了吗?”原来,屡教不改的不仅仅只是孩子,还有我们老师本身。其实,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有关系吗?难道左手在上就应该受到表扬,右手在上就要受到批评吗?这根本没有多大关系。所以,除了原则上的一些问题,比如说破坏公物、打架斗殴等,我们要该放手时就放手。
活动二中,王教授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一张白纸,让我们将其撕成正方形,然后按照王教授的语言提示,进行上下对折、左右对折,在右上方撕下一个边长大约为两厘米的等腰三角形,然后再对折在左上角撕下一个扇形。当我们打开的时候,老师们手中的花形各不相同。同样的一张纸,同样的语言提示,结果却折出不一样的花形。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,何况在崇尚个性教育的今天,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,换位思考,去理解孩子的理解,包容孩子的想法。
无论是十指交叉的游戏还是撕纸的游戏,都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。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,每个孩子当然也是不一样的,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语言,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,尊重孩子的理解,接纳不一样的声音,包容不一样的习惯,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错误,就让我们勇敢放手,让孩子去自由发展。